close

【原文載自yahoo新聞-旺報】     更新日期:2010/11/21 03:12 費閑

奇虎360和騰訊的紛爭已經告一段落。在小範圍的朋友聚會中,大家仍會為誰是誰非爭得面紅耳赤。不過,我個人比較認同這樣的說法:一場狗咬狗的戰爭。


奇虎360和騰訊的紛爭,主動發起攻擊者是奇虎360,在今年十一前後,他們推出「360隱私保護器」,不點名指稱騰訊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偷窺個人隱私文件和數據,從而引發騰訊嚴正抗議。雖然騰訊對此作了否認,但很多人相信,這款號稱有6億用戶、在大陸遠非MSN可匹敵的聊天軟體,對用戶信息作了採集處理。


而更關鍵的問題是,揭發騰訊的奇虎360是個人隱私的堅定捍衛者嗎?更多的可能是,他也只是作賊喊捉賊而已。要知道,奇虎360一直作的是電腦免費安全產品,它免費殺毒,又幾乎沒有任何廣告收入,靠什麼持續到今天呢?一個很普遍的說法是,它在掃瞄用戶電腦的過程中,同樣會搜集用戶個人數據,再利用這些數據,賺取商業利潤。


奇虎360向騰訊發起攻擊,最初是為了對抗騰訊的「QQ電腦管家」,因為騰訊依靠用戶的龐大基數,開始進軍免費殺毒市場,這無疑是在攻取奇虎360的後院。兩條狗,就這樣廝殺了起來。


個資被特定人士窺探


而互聯網前的用戶,也早已改變若干年前的匿名屬性。所謂「互聯網前,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」,早已是一廂情願的想像。事實是,互聯網前的那條狗,不僅名字和長相暴露無遺,就連它愛啃什麼骨頭,也都被信息窺視與採集的軟體,條分縷析予以歸納和利用。個人的隱私,在互聯網前,基本已不存在,只是這些信息不是被公之於眾,而僅僅被特定軟體的持有者所掌握而已。這種個人隱私的被窺視狀態,或出於國家安全原因,或者只為商業利益。


在中國大陸,想在互聯網前作一條匿名的狗,是很多人的願望。也一直有人致力於用實名制規範網路言論空間。為此,大家不知掐了多少架,實名制始終難見下文,從中亦可見網民們對管制的恐懼,和對匿名下自由狀態的推崇。但其實,匿名下的自由狀態,僅只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已。


政府以國安名義介入


據媒體報導,奇虎360和騰訊的紛爭,最後終於引來政府有關部門的介入。我們可以想像,電腦殺毒和互聯網聊天上的兩個巨頭,在現實的情境下,事實上很容易被相關部門所借重,用於互聯網安全的維護。國家安全,的確比商業利用有更多的正當性,但也常常被濫用。


奇虎360和騰訊,出於商業目的的廝殺,卻暴露出網民個人信息不受保障的真象。這已是信息化時代,每一個網民無法擺脫的夢魘。


(作者為北京資深媒體人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